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 “慈善文化会讲”(第一期) 公告

日期: 2017-11-29来源:

一、缘起

“体/用”是中国古典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在观察和分析当下的中国慈善时,我们将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其中“体”是根本性的,表现为基本理念、规律与价值观,“用”是从生性的,表现为工具、行为方式、组织制度等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不但对过去和今天有着巨大影响,还将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十九世纪以来,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现代之“用”与“体”大举进入,而中国传统之“用”与“体”则全面退却,其结果便是中华文化在显学意义上的退场。但是,这种形式上的退场并非意味着实质上的消亡,中华文化在深层次上依然顽强地绵续着。

慈善领域亦是如此。当下中国慈善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是慈善之“体”的混乱。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表达含混,配置错位。二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来自西方的慈善之“用”水土不服。古代之“用”既已过时,但又不能没有“用”,国人采取了机会主义因应策略,大举引进、借用西方之“用”,乃至西方之“体”。虽然“借用”的成本远远低于“创造”,相对而言也更加轻松、便利,但是,其代价却是巨大的,即中华之“体”没有机会发展出自己的现代之“用”。然而,中华文化又是不可能真正退场的,即便是隐形的存在,它也始终是最有力的存在,对现实之中的一切发挥着有形或无形的巨大影响。因此,在中华大地上,任何外来之物,都要面对“水土不服”问题。实际上,在一个拥有强大文化传统的国度里,纯粹的外来物种,不经过适应性调整,是无法健康成长的。

我们认为,走出这种“体/用”困境的必由之路与最佳途径是返本开新,其基本策略包括:其一,创建“新中体”,赓续中华之“体”,同时吸收西方之“体”的有用成分,发展完善中华之“体”;其二,创建“新中用”,根据中华之“体”,创造现代中华之“用”,同时博采众长,学习、改进、完善西方之“用”,以使其为我所用;其三,以“新中体”解释“新中用”,为“新中用”赋予意义。由此,重建“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

我们相信,这样的现代中华慈善,必将同时优于传统中国慈善与现代西方慈善。我们亦相信,此种现代中华慈善必将丰富和完善人类的慈善事业。

基于上述理念、方法与认识,结合自身的理想、能力与资源,遵循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范式,我们将开展以价值为指引、以解决问题为手段、以变革现实为目标、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动性研究”。我们坚信,以“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创建“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正是天命所归。

为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将发起组建“慈善文化研习社”;举办“慈善文化会讲”;设立支持实践、研究、培训、推广的“慈善文化基地”;建立“慈善文化研究资讯中心”;组织并资助慈善文化理论研究。其中,“研习社”是由志同道合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组成和治理的共同体;系列“会讲”是研习社社员交流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平台;“基地”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有效互动的落脚点,也是建立与推广成功模式的根据地;作为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基础设施,“资讯中心”汇聚有关慈善研究的专业性文献和数据;而“组织和资助”是为了协调整合有限资源以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扩大这一领域的资金规模。上述一切的根本目的,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创建、践行、传播现代中华慈善。

二、议题

议题一:分析慈善现状

(1)慈善之体的现状;

(2)慈善之用的现状;

(3)体用关系的现状;

议题二:规划研究题目,探索合作模式;

议题三:商讨“慈善文化研习社”运行模式。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

支持单位:敦和基金会

四、规模

本期会讲向所有关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放,以发言提纲品质为遴选标准,参会者人数限定为20人。

五、时间

2018年12月16日(周日)9:00-17:00

外地参会者可于15日报到,安排入住;京内参会者16日上午九点前报到。

六、地点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

七、费用

本期会讲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将为所有参会嘉宾提供会议用餐,并为京外受邀嘉宾提供2晚住宿及往返交通费用。

八、回执与发言提纲提交时间

提交回执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11月30日24:00。

提交发言提纲(500-1000字)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5日24:00。

请通过电子邮件发至邮箱cipsi@ruc.edu.cn,提交时请在邮件主题栏标注“第一期慈善文化会讲+姓名+单位”。

九、联系人

庞景超,15652970038,cipsi@ruc.edu.cn

李  毅,18811228211,yilee@ruc.edu.cn

十、回执

第一期“慈善文化会讲”回执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邮箱


发言题目


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