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益领域最需要的是理想主义!
《公益时报》专访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
2019年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四期“慈善文化会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
2019年6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和曲阜国学院主办的“曲阜希贤之旅”游学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四天丰富的游学活动,在晨读暮讲之中领略经典之魅力,于行走坐卧之间感受传统之韵味,完成了一段难忘的希贤之旅。
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与曲阜国学院共同主办的首次游学活动“曲阜希贤之旅”于2019年6月14日在孔孟之乡曲阜如期开启,此次活动吸引了30余名中国慈善领域的学员参加。
第三届公益评论影响力奖自2019年2月14日启动以来,通过作者申报、媒体推荐、公益同仁推荐等方式,累计收到90篇参评文章,公益慈善周刊编辑部从中确定30篇评论性文章入围。
第二届公益评论影响力奖自2018年1月31日启动以来,通过作者申报、媒体推荐、公益同仁推荐等方式,累计收到103篇参评文章,公益慈善周刊编辑部从中确定30篇评论性文章入围。
2019年2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二期“慈善文化会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如期进行。
在互联网时代,有效的慈善需要从客观存在的问题中找出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合格的团队,还需要筹款。一个项目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交流。而互联网的存在,可以有效克服各种自然和人为的障碍,大幅度降低信息传递成本,从而大幅度降低慈善的成本。
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下属研究机构,以慈善文化、公益领域跨部门合作、公益部门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咨询、社会倡导和决策参与等方式,成为公益研究的领导者和公益创新的发动机。
本文从体、用古文的同源性,《礼记·中庸》的体用关系,甲骨文卜辞“干支”探源,《尚书·洪范》与《周易》的“贞悔”之法,分述中国哲学体用概念的起源。
2018年12月16日,李守力先生参加由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一期“慈善文化会讲”,受聘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并发表就职演讲:《从经学视野看慈善》。
2018年12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一期“慈善文化会讲”,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如期进行。会讲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二十余位关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学者与业界代表围绕以上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十二月初的杭州大雾弥漫,但无法阻隔“敦和·种子基金”新老伙伴们以传承国学为己任的心。42家组织共计72人汇聚一堂,共同参与“敦和·种子基金”(以下简称“种子基金”)第二届年会。他们之中,既有国学领域的研究者,也有国学教育的践行者,还有国学文化的传播者。
11月20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18)在北京召开。在“业界述评”这一环节,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就“2018年中国慈善文化年度事件”进行了梳理,重点评论了“西湖大学成立”、“MeToo事件发酵”等十个事件。以下为详细内容。
12月7日-8日,为期两天的国际研讨会“新加坡----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知识交流和能力提升”在新加坡举行。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张志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22日下午主持的主题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我们昨天的确讨论非常热烈,可能我们是最晚结束的一个平行论坛。对我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我的专长领域,所以主持这个对我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昨天下午讨论的主题是互联网对公益与商业关系的影响,我们在座的发言人和所有参加平行论坛的其他一些朋友都为我们贡献了非常多的想法。我想把我们昨天一位演讲者的一段话念一下,他就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研究院的执行院长汪亦兵先生,他说这次参加公益和商业关系的国际论坛有以下观察和思考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袁瑞军对B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
2018年10月22-23日,“公益与商业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行。其中,22日下午进行了4场平行论坛。来自学术界、公益界和商界的220余位与会代表围绕“公益的本质和价值观、公益行业与商业资本的关系”、“商业策略作为公益创新模式”、“互联网对公益与商业关系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这四个主题,对公益与商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